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中年男人忽然变成众矢之的,其实是量变到突变的累积之果;与此同时,中年女性虽然也遭到一些大众跟风调侃,但风声要小得多,“待遇”不同绝非偶然,而是有心理学上的依据。 据研究,男性在45岁以前自信都在上涨,然后迅速下滑;而女性是反过来的,最开始缺乏自信,从25岁左右到65岁左右逐步增强自信心,最后会比男性更自信。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的理论可以解释一二: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女性特质“阿尼玛”(anima),每个女人也有被称为阿尼姆斯(animus)男性化的一面;而人们在生命的前半部分对这两种物质的使用不均衡,男人普遍大量消耗其男性物质,于是剩下的更多是女性物质;而女人正相反,她们使前半生没有得到利用的男性物质活跃起来(参见《荣格性格哲学》)。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凭借独树一帜的理论而成为与弗洛伊德比肩的心理学巨擘。他在书中还写道:人们在中年的这种逆变,会反映在心理及生理两个层面,有些男性变得啰嗦、多愁善感,甚至男性的体征开始减弱,表现为肥胖以及表情柔和;而有些中年女性则渐渐出现男性体征,例如声音变得粗哑起来,性格变得果敢。“在生意场上,女性在生命的后半部分获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男子气与敏捷性······而男性则发现了自己的感情变得柔弱”。

 

的确,年龄、性别都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年龄和性别如何影响自我提升》一文(《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6年2月刊)的两位作者杰克·曾格(JackZenger)、乔瑟夫·福克曼(Joseph Folkman)大量研究了人们在接收他人的反馈后,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给出的反馈都比较客观、视角多元化,在世界发展加速的今天,通过他人反馈提升自我,能加快个人进步的步伐。那么,为何有些人对负面反馈的抵触情绪很强,而有些人却能坦然面对、愿意接受呢?两位作者将抵触倾向称为“证明”心理,即想要证明自己是没问题的;将接受倾向称为“提升”心理,即承认自己还须改进。前者往往持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我们的能力更多基于天生的才能和特性,无法改变;后者基本都持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注重学习和个人成长,寻找有挑战性的环境并欢迎他人给予反馈,包括批评意见。

两位作者查看了约7000份自我评估报告,主要关注其中一组衡量“证明”和“提升”倾向的问题。自我评估报告中显示,“提升”思维模式的人占了大多数,原因是我们有一种基本倾向——相信自己能客观地回应各种反馈;尽管如此,这些报告还是能帮助两位作者确定,影响人们思维模式的有三大因素。

影响人们思维模式的三大因素

年龄。在幼年时期,有40%的孩童持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这部分是因为孩童的不自信与恐惧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时光的流转,我们的身体变得强壮、社会阅历增加,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逐渐发展成提升型思维模式。曾格和福克曼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我们逐渐地越来越了解自己;也可能因为精神和物质的积累,让我们变得更自信。

自信。自信和提升型思维模式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并印证了荣格的上述观点。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男性自信一直都在上涨,但是了到中年会出现大幅下滑;然后自信开始反弹,直到55岁左右,之后可能再次下滑。女性则是相反的趋势,最后会比男性更有自信,释放出大量“阿尼姆斯”。

当人们对负面反馈持有抵触和防范心态时,传统的观点认为,这往往是想证明自己的自信没问题。曾格和福克曼的研究结论则是:十分抵触反馈的人有可能缺乏自信。虽然这一发现并非绝对正确,不过,很多有“证明”倾向的人显示出,他们实际上缺少自信。保持适度自信很重要,这让我们更可能具有提升型思维模式。不过,过度自信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导致我们犯错。

性别。曾格和福克曼还发现,相比男性,女性更可能持有“证明型”思维模式,尤其是在她们职业的初期阶段。其原因有多种,如女性在融于社会的成长过程中自信心被削弱,而男性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变得过度自信。很多女性都遭受过加州大学教授琼·威廉姆斯(Joan Williams)提出的“再证明一次”(Prove-It-Again)偏见——即女性需要重复证明自己的能力,才会得到信任。

女性受到歧视有一个绝好的例证。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五大交响乐团(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纽约和克利夫兰)中只有不到10%的音乐家是女性;到了70、80年代后,这些乐团在实施成员多样性的计划时,不再采取面对面的招聘流程,而是让音乐家坐在屏风或其他隔板的后面(即面试官不知道应聘者的性别)。到2000年时,一次里程碑式的研究发现,这面屏风使女性音乐家面试成功的几率提高了160%。

幸运的是,对女性的偏见正在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女性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向“提升型”思维模式转变。虽然相比年轻的男性,中年男性也更可能持有“提升型”思维模式,但转变并没有女性那样明显。总体来看,从中年到65岁左右,女性具有“提升型”思维模式的比例高于同龄男性。

向提升型思维模式转变

大量心理学与管理学研究都显示,改变行为比改变态度简单。再版过11次的心理学经典著作《社会心理学》也写道:不仅是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态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思维是行为之子”。而思维模式——不管是“证明型”还是“提升型”,肯定是由多种态度组成,因此当我们向成长型或提升型思维模式转变时,可以从向他人征求反馈意见开始。

曾格和福克曼建议先寻求少量反馈,之后逐渐增加反馈的数量和次数。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你就能从反馈中获得很多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而与此同时,你愿意征求反馈的行为,也会提升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可以采用过角色扮演、植入观念、将语言变成信念等手段改变自己的行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所有个人发展成功的基石。研究显示,人是可以改变的,但必须放弃“证明”的心态,寻找如何“提升”的方法。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年龄,要想不落后于这样一个万物复甦的时代,只有持续学习一条路可走。对于一些中年男性来说,由于神秘的阿尼玛“在其身上由潜伏到渐渐呈现、并使其表现出女性的消极特征”,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理想。而在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理想也是在“升级的”,借用荣格大师的话就是:“理想仅仅是征途上的路标,而不是征途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