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你知道我的迷惘:商业伦理案例选辑》作者 杨斌非常高兴看到《你知道我的迷惘》成书出版。这些精选的商业伦理案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你知道我的迷惘:商业伦理案例选辑》

作者 杨斌
非常高兴看到《你知道我的迷惘》成书出版。这些精选的商业伦理案例,由清华大学MBA同学编写,于我或者每位在大学中笃力躬行伦理教育的人来说,是倍感欣慰的教育成果,更是助力推进的教学工具。

翻读中,我回忆起14年前读、译巴达拉克教授《沉静领导》一书时的许多感受。翻译那本书,对当时的我,是一次迟到然而享受的思辨过程。书里源自现实的那些伦理情境,带我沉浸到各种难以轻易分辨黑白对错的管理决策——也是人生选择中。在决策与选择时,我们如何面对人性、社会、动机、后果的复杂性?如何面对做出决策后的自己?

“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在当前急速转型的社会,几乎是缺省的,功过计算取代了是非判断,是非甚至没有得到被讨论的机会。“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俨然成了“某种看透一切后的成熟、世故”。

也正因此,伦理教育就越发凸显出它作为大学所承担的对社会、对民族的重要责任中应当发挥的关键作用。这里说的,不是伦理课,而是伦理教育,是“在明明德”的教育中理应位于其核心的道德思考与实践。

伦理教育,当然应该从小抓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但大学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在“树人”方面更是关键——离开了父母氛围后的群体生活,更为社会化的环境,更有挑战性的人生选择与决断;不能也不该埋怨之前的伦理教育有何不足,或者校园于社会中“安静下来”与“纯净上去”之难,而只该有担当起自己这部分责任的坚定勇敢。

大学中的商业伦理教育,又仅仅是伦理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作用举足轻重,而距离社会整体对其的信任期望值又落差较大,所以,得急用先学。2008年12月,在联合国总部,我很荣幸能够作为亚洲管理教育界的代表,在首届PRME(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负责任的管理教育原则)国际论坛上,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倡议,在各国各地都要加快促进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这些年来,不管是作为一个教师,还是在清华经管学院的教改中,包括在教指委的服务岗位上,对伦理教育的探索与推动,成了我的一个“执念”。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10年,清华经管学院率先将商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到MBA学生的培养方案;2014年,清华开始在工程和专业教育中全面融入伦理教育,新入学的研究生至少要修读一个学分的职业伦理课程,各院系名教授担纲建设开发伦理课程。在清华,作为价值塑造载体的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和探讨,促进学生对复杂实践问题的思辨,培养学生养成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面对学术或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些努力,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但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但伦理课,不好教。

比如,在MBA课堂及其他专业教育中,我曾观察到好不容易开起来的一些伦理课程却走向了“知识化”“理论式”的教法,“伦理课”变成了“伦理学课”。一张一张的PPT,向学生传授了很多伦理学的知识,期末考试记背的工作量不小,课堂内外,却并没有多少让学生去反省与审视自己价值选择和行为的机会;课一门一门地开出来,一节一节地教下去,但某种角度上,这样的“伦理课”却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我想,伦理课的开设目标,并不是要把学生变为伦理学的知识理解者、学术研究者,而是伦理的思考者与行动者。在这样的要求下,教法该是如何?教师又该是怎么样的一个角色呢?这是很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的关键问题。

我的体会是:师如何教,亦师所教——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但对伦理课而言,师如何教,诚以载道——How we teach defines what we teach.

下面这些想法,与各位读者分享,不成体系,请教于大方。

在伦理课堂上,教师不是聆听告解的牧师,也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不是圣人,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法条的解释者,复杂计算的简化者,而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他不是一个道德裁判者,而是一个道德探讨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经常通过询问、诘问、设问、反问、自问,通过充满伦理挣扎的案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代入,帮他们厘清自己的伦理思维框架,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道德敏感性与理性的驾驭能力。

“名嘴” 对一个伦理课老师来说恐怕该是批评了,我想。因为这称呼中暗示着课堂上没有足够的(甚至是主体的)air time(课堂讨论时间)给学生;一个人的娓娓道来和几个人的唇枪舌剑,也许能够带来一个繁荣热闹的课堂景象,但却不是伦理课所希望的。

伦理课上的主角不是科学,而是直指人心的人文。它不是利益的权衡取舍,而需要逼问作为一个“人”,一个有“灵”有“魂”有敬畏的完整的人,在开放的情境中所面临的那些两难,那些挑战,究竟意味着什么?伦理教育强调的,是实践的智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很多时候也很遗憾地没有中国同学和老师都喜欢孜孜以求的两全之法。

以自己有限的一些教学经验,我体会在中国的伦理课堂上,教师尤其需要警惕以下几种情况:

你在课堂上,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时候很可能是个角色扮演者,比如扮演富有逻辑、立场鲜明的反方——魔鬼的代言人,去试探那些学生们轻易得出的结论的可靠性、完备性、一致性。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这个身份天然带有“传递真知”的光环,一定要注意,你对这些不坚定思考的试探过程中的“断言”“结论”,有可能会被当做“来自老师的”真理记录、传播并引用;

很多同学在真实伦理案例探讨的最后,很希望知道现实中的结果。如果碰巧此案例因果有报,惩恶扬善,那教师更要小心如何发布这些事实,并引发新一轮的思考。我个人的体会,某种兴高采烈的“果然如此”,容易导致简单的因果论、短期的功利循环。如果案例结果与教师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吻合,则讲台上的你就更要警惕结论的给出,简单因果的判定——好莱坞剧情式的课堂虽然爽,却无助于(甚至有害于)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他们面对真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复杂的挑战;

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课程结束时教师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框架的掌握。但是,在伦理课上却存在很多隐忧。伦理学的课堂上,作为绝对正确者、标准答案提供者角色出现的教师恐怕是失败的。带着预设的结论去教学,会伤害伦理课堂上教与学双方的健康关系,影响伦理探讨的成效。具体的一个体现,就是你事先准备好的作为结论部分的PPT。灯暗下来,幕布升起来,PPT放出来,学生开始记笔记时,我多少觉得前面那些丰富、激发性的讨论被腰斩了。教师该做的,也许是更深层面的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欲罢不能、欲辩还休,激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带到课堂之外,延伸到生活当中。

在我看来,也许更成功的伦理教学是这样的:

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有机的参与者,是主动的思考者。思考本身就是这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而不是某些答案,或者某个理论。看似简单的思考,最难的,也是最需要的是形成“下意识的”习惯。要认真负责地工作与生活,首先要认真负责地对看似简单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刻的探究与思索。一堂伦理课结束,如果学习者不曾在课程结束后扪心自问,在深夜想起辗转难眠,则这堂课某种意义上不能算是有效的、成功的。

知行须合一。伦理课堂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实践者。没有实践的思考,会沦为思辨娱乐分子,课堂上的一切,都只成为学习者的谈资而已。在多年的伦理教学中,我尝试在课堂中应用相当多的案例学习、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去思考他们自身,乃至所在的组织、社会和世界所面临的严肃而重要的伦理问题,了解其他人所处的窘境,更促使他本人面对自身的窘境——直面艰难的选择,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意识到他在弹指间做的决定,可能对另外的个体,甚至许多人带来重大的影响,而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只有在课程结束后余音绕心,课堂上的讨论与思考,使学习者能够严肃对待自身家庭、工作等复杂人际环境中的行为选择,这样的伦理课,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有成效的。

从这样的标准出发,再看这本由MBA学生自己完成的商业伦理案例结集,就越发明白其可贵之处。这些案例以伦理课堂的学习者自身或他们的同事在工作中的伦理冲突经历为素材,每篇案例后还附有教师的评论文字,有代表性、有启发性,弥补了国内管理教育中商业伦理教育本土案例的缺乏。这样的一本书对于当前的中国伦理教育领域意义深远,我愿意把它推荐给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读者群体:

一,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领导者。你们是推动伦理教育发展的倍增器,无论是课程方案的制定、还是伦理课程的师资培养、案例建设,都有赖于你们的认知与决策。期盼能与你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改变中国伦理教育的发展。同时,要认识到,伦理课程不同于企业社会责任(CSR)课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doing well by doing good,是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企业整体战略行为,这方面的课程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取代伦理课。

二,给我的同行们,同为伦理课程的教师,或者商学院传授其他管理课程的教师。本书将有助于你们认识如何体会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讲义,也可作为辅助材料、课后延伸阅读材料。虽然在代入感极强的伦理课堂上,哪怕用完全相同的讲义与案例,100个教师能带来100种不一样的教法、不一样的课堂;但是,一本由伦理课程的学习者自己编写的案例集,还是会带给教与学双方以珍贵的启发和思考。

三,推荐给在高校中担任着育人责任的所有人。为人师者,言传身教;在校园生活里,人生实践的作用不亚于课堂里的传授。校园,各种社群,就是伦理思考的一个大实验室。学生在课程之外要面对各种关系,其间充满了伦理的思考、挑战与挣扎,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对年轻人的成长来说,导师(Mentor)的角色太重要了,而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个人无论在担任学生辅导员、还是在任教或任职其他岗位时,都非常乐于与学生进行伦理探讨、鼓励他们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去进行伦理探讨并践行。我也希望大学当中跟同学接触的每个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职员,还是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军训教官,职业发展顾问,社团指导老师——都能够看看这本来自学生的书,看他们如何面对、如何提炼生活中的伦理挣扎。对教育者来说,这样的提炼,是启发,也是映射,必将有助于提升你树人立人的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