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

人类有一种不好的机械认识论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原因;只要有原因,我就能理解,可理解一个人,有那么容易吗?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理解,就像在做“阅读理解题”,虽然文章一样,但是你保证你和她的感悟是一样的吗?我们需要常常反思一下,凭什么你觉得你理解的就是别人所想的,这样强加的理解难道不比你误解TA可怕?你身边是否也曾遇到一个这样自以为你的事情他全部能理解的人呢?你又觉得TA所谓的理解是否带给你困扰呢?今天的文章来自李刚,来看看作者觉得所谓的我理解究竟比误解可怕多少。


有一种理解,比误解还可怕。


能够理解对方,其实是一种少见的天赋;而不去强行理解他人,才是人人应有的美德。


与其理解,不如信任。


求求你,别理解我了。

1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有人莫名其妙地就发个消息给你:


“别难过,兄弟,我们都明白着呢。”


你明白什么啊你明白!


然后你开始使劲儿想,到底你做错了什么,让他们这么“理解”你。


总有这么一些人,喜欢用这种让你“百口莫辩”的方法“理解”你,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XXX事,说穿了不过是XXX”,特别爱用这个句式:“今晚,我们都是XX人”。


他们还不如说:“我理解你,与你无关。”


遇到这种人,我总会想起《围城》里的一段情节,方鸿渐头一回到苏小姐家,结果引发了一连串“强行理解”。


我相信那时方鸿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求求你,别理解我了。


2


《围城》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我比较倾向于一种说法:


这是一部表现人与人之无法彼此理解的孤独感的书。


方鸿渐到苏小姐家,本来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因为“实在生活太无聊”,但在苏小姐这个心思复杂的人看来,这次拜访,背后一定大有深意。


这个“强行理解”本来很容易澄清,可没想到了,半路杀出个唐小姐,方鸿渐一见倾心,为了“引起对他的注意”,忍不住犯了“故作奇论”老毛病,


这下,苏小姐就更相信自己的“理解”了。


接下来,苏小姐的追求者赵辛楣登场了,一见方鸿渐,立刻“情敌见面,分外眼红”。


方鸿渐莫名其妙地交锋了几句,才“忽然明白,这姓赵的对自己无礼,是在吃醋,当自己是他的情敌”。


晚了,就这几句,苏小姐看到的是“两个男人为她争斗”,瞬间进入“一切女人最可夸傲的时候”。为了鼓励方鸿渐的斗志,她还特意改口,不叫“方先生”而叫“鸿渐”。


3


苏文纨“强行理解”方鸿渐,是因为太过自信。


因为自信,方鸿渐的忽然醒悟,不愿与赵辛楣争执,她理解成 “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


因为自信,方鸿渐脚踏两条船的惶恐不安,她看成是羞涩。


因为自信,方鸿渐的道歉信,她看都没看,就以为是求婚信。


你看,方鸿渐莫名其妙地被赵辛楣拉入战局,苏小姐的心里活动是什么呢?她喜欢的是“赵方二人斗法比武抢自己”,她担心的是“交战得太猛烈,顷刻就分胜负”,以及“败走的偏是方鸿渐”。


她唯一不怀疑的,就是自己的理解能力。


她从来没想到,对方其实对自己并不感兴趣。不但不兴趣,反而对她的亲密尴尬之极。


苏文纨对方唐两人的关系也有过怀疑,但方鸿渐一解释,她就相信了:方鸿渐怎么可能放着我这么完美的对象,爱上唐晓芙那个小丫头呢?――这还是太自信了。


这就很让职场中的人反思了,我们凭什么认为自己就能理解别人所思所想呢?


是的,你毕业于985,智商250,一年当主管,三年成总监,领导器重你,群众尊重你,所以你屈尊想理解我,我就一定要感激你?


就算你理解我,也拜托你不要摆出这种“看透我”的姿势好不好?


归根到底,人类有一种不好的机械认识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原因;只要有原因,我就能理解。


可理解一个人,有那么容易吗?我TM自己都不理解我自己。


4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题现代文阅读题,这篇文章的原作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林天宏看到后,兴致盎然地做了这道题。


做完一对标准答案,作者傻眼了,错了一半。


越好的文章,意义越丰富。当阅读变成标准化考题,出题人的理解变成唯一正确的答案时,“阅读理解题”就变成“阅读误解题”。


可惜啊,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一举一动的理解,就是在做“阅读理解题”。


小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是托物言志?以小见大?伏笔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如何联系社会现实,理解李总今天早上和老王同时出电梯的深刻意义,要求不少于300字……


有一句话说得太好了: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痛苦着自己的痛苦,与这个世界无关。


能够理解对方,其实是一种少见的天赋;而不去强行理解他人,才是人人应有的美德。


5


理解应该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从道理上明白。比如说:我理解你的意思了。


第二层意思是从情感上体会,比如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可总是有人把两层意思搞混。


苏小姐嫁给了别人,失意中的赵辛楣请方鸿渐吃饭,并称他为“同情兄”。


赵辛楣说:“咱们俩现在是同病相怜”,――不错,这是理解。


感谢理解,理解万岁!可是,方鸿渐还是有点不明白:这个“同情兄”是个什么鬼?


赵辛楣得意洋洋地解释说:“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


理解个屁啊!老子爱的是唐小姐,不是苏小姐。


方鸿渐和赵辛楣后来成了好朋友,可他们能做到相互理解吗?


第一种理解(从道理上明白),其实是做不到的,书中第六章,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之后,方鸿渐有一段精辟的议论:


人天生是孤独的,“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著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但第二种理解(从情感上体会),他们却做到了,不必知道对方想什么,但信任对方的言行,尊重对方的选择。这一点,我在《为什么钱锺书写婚姻写得绝望,写友谊却无比真诚?》一文中,有过分析。


第二种“理解”,其实应该叫“信任”。


6


现代职场上,不同职位之间的技术壁垒太高,如果团队合作是基于“绝对的理解”,那么运作成本将高得不可想像。


一个不懂技术的项目经理,很难理解团队成员纠缠的那些技术细节;


产品开发人员很难理解运营部提出的营销活动有什么鬼用‘;


运营部无法理解市场部花的钱为什么总有一半被浪费了;


业务部门很难理解财务部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规定……


大部分公司文化中的一个缺点就是“爱唱高调”,什么“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这个饼画得固然好,可实际上要求太高,得到的反而是“表面上一团和气,内地里一地鸡毛”。


理解是职场上的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有理解他人的义务,与其“强行理解”,让他人百口莫辩,不如一开始就承认现实――


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对方,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授权”,建立团队信任。


我们仍然需要相互沟通,但我不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好像你是个变压器,只要进去220V,出来3V,只要你每次都运作稳定,我就相信你。偶尔出一次问题,我就当合理误差,出几次问题,我觉得你需要“修理”,但问题出得太频繁,你就要被换掉。


我不在乎你晚上加不加班,不在乎是否看得惯你的工作习惯,不在乎你是内向还是外向,那些都是你自己的事。


先判断,再信任,这是传统道德社会的做法;先小信任,再判断,最后是大信任,这是现代契约社会的规则。

[FS:PAGE]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与其说“我理解你,Balabalabala”,不如问句“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呐! 理解的事,是不能强求的。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