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来源:社科赛斯逻辑名师孙江媛,严禁商业用途、转载,侵权必究

《往期回顾》  决胜MBA逻辑考点(二):负命题、矛盾关系
                      决胜MBA逻辑考点(一):推理规则、等价转换

                      决胜MBA逻辑考点(三):真假不确定 N真N假

1 模态命题+直言命题(常规)


2008-1-58.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B.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C.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D.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E.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有的人一定不犯严重错误。

【正确答案】C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直言、模态命题

题干信息:

都(不可能)不犯错

= 都(必然不)不犯错【不可能=必然不】

=人都必然犯错误【同义转换】

= 人都一定犯错误【同义转换】

(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

=(可能不)都犯严重错误【不一定=可能不】

=可能(不都)犯严重错误【不所有都=不都】

=可能(有的不)犯严重错误【不都=有的不】

=有的人可能不会犯严重错误【语序调整】

C选项:与上述推理结果一致,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 模态命题+直言命题(有难度)

2006-1-46.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C.至少有一把锁天下所有的钥匙都必然打不开。

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

E.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正确答案】A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直言、模态命题

题干信息:

(不可能)存在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不)存在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不)有的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不有的)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都不)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钥匙(都不)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钥匙都(不)能打开(所有)的锁

=必然钥匙都(有的不)能打开的锁

=必然钥匙都有的锁打不开【调整语序】

=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A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 联言、选言之间的关系

2010-1-39.大小行星悬浮游在太阳系边缘,极易受附近星体引力作用的影响。据研究人员计算,有时这些力量会将彗星从奥尔特星云拖出。这样,它们更有可能靠近太阳。两位研究人员据此分别作出了以下两种有所不同的断定:

一、木星的引力作用要么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要么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二、木星的引力作用或者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或者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如果上述两种断定只有一种为真,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并且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B.木星的引力作用没有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但是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C.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但是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D.木星的引力作用既没有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也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E.木星的引力作用如果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就不会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形式逻辑——选言命题

题干信息:

推至更小轨道▼逐出太阳系(1);

推至更小轨道∨逐出太阳系(2);

“要么”表示只能二选一,“或者”表示至少选其一,也就是可能二选一,也可能二选二,所以如果(1)是真的,那么(2)一定为真;但是如果(2)是真的,可能出现既推至更小轨道又逐出太阳系的情况,那么就不符合(1)的定义了;

总结来看,即“要么”为真,则“或者”为真,不符合题干中的“只有一种为真”,故(1)为假,(2)为真,真实情况是“推至更小轨道∧逐出太阳系”,此时(1)为假,(2)为真,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 概念重叠范围——正向考法

1997-10-49. 某个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中,1个人是哈尔滨人,2个人是北方人,1个人是广东人,2个人只做电脑生意,3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餐桌上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E.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概念重叠范围

题干信息对该桌人从两个标准进行了描述:

地域:2北方(1哈尔滨)+1广东=3人

职业:2只电脑+3只服装=5人

原理:选最少几个人,即这些人的身份尽量重合,例如:一个人既是哈尔滨人,又是北方人,又是做电脑生意;选最多几个人,即这些人的身份尽量不重合;

解题方法:选最少几个人,即在上述两个数字(3、5)中选大的(5),选最多几个人,即将上述两个数字相加(3+5=8)。

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5 概念重叠范围——反向考法

2001-1-60.  在某校新当选的校学生会的七名委员中,有一个大连人,两个北方人,一个福州人,两个特长生(即有特殊专长的学生),三个贫困生(即有特殊经济困难的学生)。

假设上述介绍涉及了该学生会中的所有委员,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学生会委员的断定都与题干不矛盾,除了

A.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D.大连人是特长生。

E.福州人不是贫困生。

【正确答案】A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概念重叠范围

地域:2北方(1大连)+1福州=3人

特长:2人

贫困:3人

此时这些委员最少3人(3、2、3三个数字中选大的),最多8人(3+2+3=8);已知一共7名委员,可知有一个人身份重叠;

A: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即有2人身份重叠,此时人数应为6人,而不是7人,与题干矛盾;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即有的贫困生不是南方人,贫困生与南方人身份是否重叠未知,不矛盾;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但并不一定是福州人,所以身份是否重叠未知,不矛盾;

D:大连人是特长生,有1人身份重叠,正好是7人,不矛盾;

E:福州人不是贫困生,即福州人与贫困生不重叠,但可能其他身份有重叠,不矛盾;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 概念重叠范围——新型考法

2015-1-31. 某次讨论会共有18名参会者。已知:

(1)至少有5名青年教师是女性;

(2)至少有6名女教师已过中年;

(3)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师。

根据上述信息,关于参会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有些青年教师不是女性。

B. 有些女青年不是教师。

C. 青年教师至少有11名。

D. 女教师至少有13名。

E. 女青年至多有11名。

【正确答案】D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概念重叠范围

题干信息:

≥5  青年 女 教师(1);

≥6  中年 女 教师(2);

≥7  青年 女 教师(3);

D选项:中年和青年不可重合,故由(2)和(3)可知,女教师至少有13名,正确;

注:此题要注意对题干信息的整理,无论对性质的描述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都是在描述这些性质,整理之后题干信息非常清晰!

7 概念重叠范围+N真N假

2015-1-31. (题干见上题)如果上述三句话两真一假,那么关于参会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女青年都是教师。

B. 青年教师至少有5名。

C. 青年教师都是女性。

D. 女青年至少有7名。

E. 男教师至多有10名。

【正确答案】B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N真N假

题干信息:

如果 “≥5 青年女教师” 是假的,则 “≥7青年女教师” 一定为假,又已知只有一句为假,根据归谬的思想可知, “≥5 青年女教师” 是真的,即青年女教师至少有5名,所以可知B选项,青年教师至少有5名为真,其他选项无法确定真假。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注:涉及到包含关系的N真N假题,大范围为真,则小范围为真;大范围为假,则小范围为假。例如“都 和 有的”,若“都”为真,则“有的”为真;若“有的”为假,则“都”为假。可利用这一规律进行归谬,得出真假情况。

8 概念描述匹配

2009-1-55 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

以下哪项叙述符合题干的断定?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其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B.为了在新任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夺一个晋升名额,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索赔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补偿。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包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乞丐由于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D.大雪过后,T先生帮邻居铲除了门前的积雪,但不小心在台阶上留下了冰。他的邻居因此摔了一跤。因此,一个善的行为导致了一个坏的结果。

E.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3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正确答案】E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概念

题干信息:

善的行为→好动机∧好效果;

【有意∨(无意∧可预见)】∧造成伤害→恶的行为;

A:未造成伤害,不符合恶行的定义,排除;

B:“为了在新任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夺一个晋升名额”并不是好动机,不符合善的行为的定义,排除;

C:无意伤害但是该伤害不可预见,不符合恶行定义,排除;

D:没有好效果,不符合善行的定义,排除;

E:(无意伤害∧伤害可预见)∧造成伤害,符合恶的行为的定义,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E选项。

注:在进行概念的选择时,一定要首先抓准题干中对该概念的描述关键词,再与选项一一对应。

9 依据对概念的描述进行判断

2001-1-41.在生活中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人会反复地洗手,反复对餐具高温消毒,反复地检查门锁等,重复这类无意义的动作并使自己感到十分烦恼和苦闷,这就是神经症中的一种,称为强迫症。王强每天洗手的次数超过普通人的20倍,看来,王强是得了强迫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上述结论构成最有力的质疑?

A.王强在洗手时并没有感到任何的烦恼和苦闷。

B.王强的工作性质是需要洁净卫生的。

C.王强的家里人的洗手次数都比普通人高。

D.王强并没有检查门锁的习惯,甚至有一次还忘记了锁家门,结果被盗。

E.王强的同事也都经常洗手,比较起来,王强并不是每天洗手次数最多的人。

【正确答案】A

【题型归类】形式逻辑——概念

强迫症:重复无意义的动作∧使自己感到十分烦恼和苦闷;

要质疑王强得了强迫症,只需要说明其行为(每天洗手次数超过普通人的20倍)不符合强迫症的定义即可;

A:表明王强没有感到烦恼和苦闷,表明其行为不是强迫症,可以质疑;

B、E:只能说明可能他会比正常人洗手次数多,但无法说明超过20倍有意义;

C、D:与题干论证不相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 与概念有关的逻辑错误

2014-1-27.李栋善于辩论,也喜欢诡辩,有一次他论证道:“郑强知道数字87654321,陈梅家的电话号码正好是87654321,所以郑强知道陈梅家的电话号码。”

以下哪项与李栋辩论中的所犯的错误最为类似?

A.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李岚是中国人,所以李岚是勤劳勇敢的。

B. 金砖是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是肉眼可见的,所以金砖不是肉眼可见的。

C. 黄兵相信晨星在早晨出现,而晨星其实就是暮星,所以黄兵相信暮星在早晨出现。

D. 张冉知道如果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他们的队伍就出线,现在张冉听到了比赛结束的哨声,所以张冉知道他们的队伍出线了。

E. 所有蚂蚁是动物,所以所有大蚂蚁是大动物。

【正确答案】C

【题型归类】

形式逻辑——与概念有关的逻辑错误

题干信息:

郑强知道A,B正好是A,所以郑强知道B;

该辩论中所出现的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将A与B强行等价,可能郑强并不知道A就是B,即“A是B”和“知道A是B”具有不同的涵义,也就无法得出郑强知道B的结论,

A:集合概念(第一个“中国人”)与非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人”)的偷换;

B:个体(原子)所具有的特点(不是肉眼可见)整体(金砖)不一定具有;

C:黄相信A,B就是A,所以黄相信B,与题干错误一样,强行将A与B等价,正确;

D:推不出,虽然听到结束的哨声,但1:0的比分是否保持到终场未知;

E:偷换概念,第一个“大”表示相对于蚂蚁是大的,第二个“大”表示相对于所有动物来说是大的,二者意思并不一样;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注:关于概念的逻辑错误不只有集合与非集合概念的偷换,此题包含的错误类型比较全面,要注意掌握。


来源:社科赛斯逻辑名师孙江媛,严禁商业用途、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