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电影这个行业不大,中国一年的盘子,2015年440亿,2016年可能也就是500多亿。所以不可能允许很分散的公司去做。

       电影这个行业不大,中国一年的盘子,2015年440亿,2016年可能也就是500多亿。所以不可能允许很分散的公司去做。

 

为什么全球只有好莱坞最大?全球有多少大的房地产公司?每个地方都有。这就是规模决定的。

 

《魔兽》的血统似乎有点乱。

 

《魔兽》占了“进口分账片”的指标,片中除了吴彦祖一张看不见的中国脸,全须全尾的美国制造,但是制作方美国传奇影业是万达全资的子公司。

 

《魔兽》的全球票房,北美市场惨不忍睹,但中国市场占比惊人。万达院线以及一干中国公司生生把《魔兽》做成了中国现象。

 

十年前的万达还是一个影业外行,十年后的万达成为了院线第一股。一个商业地产商何以成为影业巨贾?南方周末专访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借由《魔兽》的话由,追问万达院线的运算法则、万达的电影战略。

 

曾茂军介绍,截止到目前,万达院线还是一家上市的院线公司,但是未来的万达院线将成为一个超级盒子,万达旗下的美国传奇影业、万达影视将统统装入其中。该计划目前正在程序办理中。

 

1、我们知道谁是真正的中国观众

 

记者:做《魔兽》,和万达原先运作的大片有些什么不同?

 

曾茂军:这是万达第一部全球发行的电影,IP源于美国,制作团队也是美国团队。我们有过做好莱坞电影的经验,万达参与运作的几部大片,最终票房都比好莱坞高。第一个是《变形金刚4》,当时我们说服了派拉蒙影业的高层,让他们把“变4”的整体全案宣发给到了我们当时还没有收购的一个公司“影时尚”。他找到我们以后,准备把大部分宣传资源和万达做结合,我们就和他策划了一个合作。“变4”的中国票房是19.8亿,高于北美。后来就有了投资派拉蒙的机会,像后面的《终结者》,也是票房比北美高。《碟中谍》,万达是投资了,但是宣发没做。刚巧,《碟中谍》在中国的票房就比北美差。所以派拉蒙决定,后面的片子宣发要让万达来做。这次《忍者神龟2》也是万达参投了,由万达来做的。

 

真正意义上万达主投的好莱坞影片,《魔兽》是第一部。

 

因为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所以知道怎样去把电影做大。

 

记者:万达为《魔兽》做了什么?

 

曾茂军:我们真的是全面修改了对这个电影的定位。《魔兽》中国以外的全球宣发是环球来做的。他们对这个电影的定位基于两点:1.这是游戏改编的电影,他们觉得主要是把非游戏迷变成电影观众。2.在我们过去的调研数据里,中国83%的玩家是男性,只有17%的女性,所以他们认为电影要把更多女性拉进影院。

 

我们看完电影以后,把定位调整了。当时我们几十个人一起看了电影。这里面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从来没有玩过游戏的,第二种人是十年以上的超级玩家,第三种是女同事,过去上大学的时候,男朋友玩游戏,她们陪着玩过。我们看完电影,发现十年以上的游戏玩家痛哭流涕的,激动得不行。我问女同事,女同事说很好啊。再问其他非游戏玩家,大家觉得内容还可以,但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好。我们看到很多场景是无感的,但很多游戏玩家已经玩了十年了,每天投入好几个小时去玩,是我们完全体会不到的。我们就决定,这个电影要做好,必须把游戏玩家打透。

 

我们定的是要唤醒核心的游戏粉丝,这个电影的游戏玩家在中国有三千万,三千万人要一个不落全带进电影院来。十年前的很多游戏玩家都结婚生孩子了,一半的人带媳妇去看,最终可以影响到四千五百万人。3D、IMAX,一张票三十五六块钱,基本上这个电影就可以接近15个亿左右。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是一个现象级的电影。

 

假设这个电影在北美的上画日期再晚一周,一定可以做到20亿。因为美国上映以后,美国的口碑不好,其实中国的口碑是很好的。如果北美上映再晚一周,它的口碑就不会影响中国其他观众走进去。

 

记者:其实IMDB的评分是7.5,在北美是非常高的了。

 

曾茂军:专业媒体人打的5分。但其实,专业媒体人打分高的基本上都是奥斯卡获奖影片,几乎没有票房高的。《变形金刚4》在北美口碑也极差,因为影评人不喜欢这种模式化的东西,你动漫做得好,声音特效做得好,对他们没用。真正的电影人是喜欢你安安静静讲一个故事。你哪怕就是两个人物在这里,聊个天,能吸引他两个小时,他也觉得这是好电影。但这恰恰是中国普通观众不愿意干的事。

 

大家不知道中美电影观众的差别。我们做了十年的电影院,我们知道谁才是中国真正的电影观众,我每年都做中国电影观众的趋势分析,知道电影观众年龄有什么变化、喜好有什么变化,在往哪个地方变,外面的人都是不敏感的。我们是敏感的。

 

记者:《魔兽》具体的宣发操作办法是什么?

 

曾茂军:万达春节前宣布并购美国传奇影业以后,我们就开始接触这个事。春节后,我们正式启动这个项目的营销。全面启动是在三个月前。

 

有几个具体的做法,第一个是在上映前几个月,到网上征集这些游戏玩家,告诉他们,有联盟有部落,你们往哪个方向站队?唤醒大家当时打游戏的感觉。

 

我们在全国做了25个主题影城,10个VR体验影城,全国各地万达两百多个影城,每个厅名字全改了。把所有的椅套全换了,在厅上挂了很多这样的旗。

 

我认为要有两点,就可以真正把这些人唤醒。第一,必须要打情怀,让大家觉得看《魔兽》,就是看他十年前的青春。第二,在整个电影观影的过程中,要增加仪式感。《星球大战》,当时所有观众穿着暴风兵的衣服看电影,全国十几个影城同时这么做,就会成为一种现象,就会拍照,会分享。你必须做一个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大家才愿意分享。

 

所以《魔兽》,我们就要让你觉得,这是“我们的电影”。要让所有游戏粉丝觉得,这个电影就是给你拍的。而不是说这个电影不只是给游戏粉拍的,这样,游戏粉丝不会看。非游戏粉丝看了以后不懂,他就会吐槽,两边不讨好。

 

上映第一天,院线IMAX都排了9场,我就知道这个已经成功了。当天晚上看零点场,长安街堵车了,所有游戏粉丝自己穿着服装,戴着道具到现场来,很嗨。影片开始,刚刚出现暴雪logo的时候,很多人在底下喊口号,兴奋得不行。当时我还有点担心这些观众年龄偏大,结果和我们平时的观众几乎是相同的,还是90后、80后,30岁以下的为主。我当天晚上在CBD看了五个厅,一个一个地看,我就知道这个电影肯定前几天会超十个亿。

 

记者:《魔兽》显然是粉丝经济的又一个案例。

 

曾茂军:6月10日,上海外滩,最大的广告墙上,游戏粉丝打出来了,“十年之约,你在哪,为了部落。”那是部落的粉丝自己花钱打的。

 

片方和周边品牌,最后受益相当多。在上海,两小时不到,现场卖了八万件T恤,历史上从没有过。衍生品过亿了,最后可能1.2亿~1.5亿。视频销售也是创了纪录的,是目前为止,中国视频卖得最贵的一个,网络视频版权过亿。之前国内最多的可能是五六千万,它翻了一番还不止。

 

记者:可以说,《魔兽》的成绩单源自万达总动员。

 

曾茂军:我们几乎是整合了万达的所有资源、所有大客户,全部做《魔兽》。中国观众基数大,任何一个电影,你把它做到了极致,(一定足够大),当然前提是你这个IP要足够大。

 

记者:“变4”是万达的一个突破点?

 

曾茂军:做完“变4”,远远超过美国人的预期。为什么我们当时“变4”做得很好?“变4”是第一个把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首发拉到中国来的。那些明星、迈克·贝全来了,红地毯在CBD,光保安就300人。

 

我们策划这个首映式,怎么打动他的?2014年万达有接近3000万会员,我们给他讲,当时我们在超过100个城市的100家影城里,选100个人到CBD来参加活动。我们出往返机票、五星级饭店住宿。

 

如果我们选影迷时,在电脑里拍一个回车键就选中他,这个策划就很失败。所以我们在各地影城做了几个月活动,先海选,在影城里找出近三个月看电影前一千名的人。影迷就会狂热。我们把它策划成每个周末的选秀活动。派拉蒙的副主席和尼克就是被这个活动感动了。

 

2、关键是你要有想法有愿景

 

记者:万达本来是电影业之外的一个企业,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影业的一棵大树?中间哪几步是最关键的?

 

曾茂军:其实我们也失败过,万达前几部电影都失败了,当时也不懂,后来很快我们发现,失败的原因是,万达来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不是按照万达传统模式在做,他们觉得我们不懂,我们就没参与。让影视公司做,其实和外面传统的电影公司没有任何区别。

 

任何人做电影都有可能有风险。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减少这个风险,建立机制。首先是决策委员会,不是一个人拍脑袋说了算,不是大老板喜欢什么就投什么。我们是一个电影投资公司,要拍商业片,那你要知道你的大部分观众是80后、90后,要站到他的角度考虑,怎么站?要有机制。决策委员会要有影视的人,有院线的人,有发行的人,大家站在不同角度。通过这种决策体系,把事情理顺了。

 

记者:万达对外公布自己有6000万会员。

 

曾茂军:万达做了十年电影院,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观众,数据都在我们这里。我们是真正了解观众的,打开数据库一看,哪些人在看这个电影?他们的年龄结构是什么样的?

 

2012年,中国90后看电影的比例只有26%,去年就到了62%,前年是52%。从26%到40%,到52%,再到62%。现在拍电影,如果不是90后观众喜欢看的,票房很难上去,三五个亿就是天花板。

 

记者:万达买传奇影业,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曾茂军:要做内容,当然最好是收购一些内容比较成熟的公司。比如好莱坞的公司。但这种事不是你想谋划就能谋划的,就和影院一样,如果有合适的公司想卖,我们都想买。但是谁要卖,我不知道。正好有人知道万达是想要买的,他正好想卖,可能突然就找到了。他们过去的一个股东,先探了一下万达的口气,接着就约他们大股东和我们谈。价格其实是和你的未来的业绩相关联的,你把你的项目计划列出来,我们审查,看看在全球有没有可能实现。和对赌方说好,实现不了,钱你们退给我,做到了我就给钱你,谈好了就买。万达都很快。

 

收Propaganda的时候,和他们CEO中午吃了顿饭就搞定了。有意向,价格这些在市场上都有通行算法的,大家都知道是在怎么个范围里面,卖的人想卖高一点,买的人想买便宜一点,找个折中就行了。

 

记者:Propaganda为什么甘愿被并购?

 

曾茂军:Propaganda在美国是做好莱坞的植入广告、映前广告的,它本身的广告也需要中国的资源。我们在去年收购了一家电影营销公司“影时尚”,之前他们的收入是2.77亿,收购后今年一年收入可以说超过了10个亿。我跟Propaganda的Ruben(Propaganda创始人及CEO)讲了这件事,我说你有没有可能也卖了公司。

 

Propaganda在好莱坞有25年的历史,宝马这么多年以来在所有电影里的植入几乎都是它做的,包括《碟中谍》什么的。Ruben一看,Propaganda通过“影时尚”,也接触了很多中国客户,像蒙牛,包括华为,华为也一直想进入美国。这些公司在营销费用上可以有比较多的投入。所以双方都觉得有意向,很快就谈成了。百分百收购。

 

记者:影业里的中美合资似乎没有什么成功案例?

 

曾茂军:美国想做的任何电影,中国都觉得风险很大。美国人觉你两三千万人民币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很难谈得拢。现在我们百分之百买了,有对赌的,我们是财务投资,你要完成业务。

 

万达所有的产业都是这样,一开始先跟世界级的公司合作,学经验。万达开始做电影院,一开始就和美国的时代华纳合作。做商业广场,最早的时候是和沃尔玛、家乐福合作的。万达做酒店,一开始就跟全世界最牛的五个管理集团,合作了十四个品牌,开了五十多家五星级酒店了,每个集团开会我们都在,后来我们把雅高的经验和喜达屋交流,把喜达屋的经验和希尔顿的交流,再过几年我们就知道酒店管理集团是这么回事,比他们还专业。

 

对大公司来讲,第一件事情是控制风险,风险控制了,企业出多大问题,都不是颠覆性的。所以我觉得,这些年来我们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开始起步就和世界级企业的合作。

 

记者:万达在北美有了地位,为什么还要去澳洲的院线?欧洲这种市场,会做吗?

 

曾茂军:全球老大,新兴市场有机会也要做。只要盈利,多一个国家少一个都一样,你又不增加成本。这些院线,一般人买了没有太大价值,因为你不能整合全球资源,我们买了是有很大价值的。比如,我们这几年设备的维护费,和过去比就降了百分之一二十,因为我的基数很大。我那百分之一二十,过两三年就好几个亿。我们的采购成本也比所有人都低。爆米花,我们直接找到美国的源头;玉米,我们在国内找中粮。

 

包括电影衍生品。一个小院线,不说别的,爆米花桶想做个性化,你就做不起,至少十万个桶才能做,我们轻轻松松就达到了。我们现在不光是不花钱,还卖钱,我做一个爆米花桶,上面可以推广你的影片,这个是要收费的,但是量我能满足。

 

只有你想成为这个行业的老大,你才会在全球布局。澳大利亚虽然人口基数不大,但是观影频次和观影习惯非常好,人均消费这些年都在持续增长,人均观影频次是3.8次,几乎是全球第三,仅次于北美和韩国。

 

3、电影业只是个小盘子

 

记者:像万达电影这种做全产业链的企业,国际上有吗?

 

曾茂军:有。中影,从上游制作,到基地,到发行,到投资,到设备,有中国巨幕,还有激光放映机,一直到下游。上影也有。美国AMC也有,只是没那么大。韩国的CGV,母公司是希杰集团,希杰里韩国娱乐超过50%,既有电视台,也有音乐,也有电影。电影原先在韩国占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电影这个行业不大,中国一年的盘子,去年一年就440亿,今年也就是500多亿的大盘子。

 

所以不可能允许很分散的公司去做。中国440亿,将近50%是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200多亿,上下游分账,上游拿走了100亿,如果有一百个公司,一个公司一年就1亿。五个公司分,每家也就20个亿,所以这个行业规模是不够大的。

 

为什么全球只有好莱坞最大?房地产全球有多少大公司?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大公司,就是因为规模决定的。为什么美国人的公司可以到全球,其他人都做不到呢?大电影的投资,都在一两个亿美金,如果你只是本地市场,基本上两千万到三千万美金的投资就是极限。

 

记者:一个小问题,未来的影院,作为一个入口,作为一个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

 

曾茂军:未来的电影院,肯定是一种复合消费的地方。电影院是一个社交场所。电影院将来也可以做一些体育赛事的转播。我喜欢看电影,平时可能还是游戏玩家,我们可以约好在电影院打把游戏。所以未来的电影院是复合业态,互动娱乐消费的中心。现在绝大部分的电影院体量不够,也许我们能拿到一个独栋的电影院,有一万五、两万平米,就可以做成一个小型的综合体。可能我们还会有一个衍生品专卖店,会有各种互动的体验区。

 

记者:为了自产的商业大片,万达可以调动全体资源来做。但如果碰到小的艺术片,比如说《百鸟朝凤》,如何判断该做还是不该做?

 

曾茂军:企业首先要盈利,所以商业片,我们肯定投入更大的资源去支持。艺术片是做情怀的,我们肯定要支持,因为艺术片会培养一批未来的导演,但我的支持力度肯定有限。我把所有的厅都开放排片,观众不看,因为它毕竟是小众喜好。

 

我们最近也在给国家倡导,要做艺术院线。但我在北京可能就选那么几个电影院,每个电影院可能就选一个厅,全北京一小撮人绝对是可以养得起这么几个厅的。一群喜欢看艺术电影的人,就此形成一个小圈子,大家定期看电影聊天。但如果每个影院都这样,养不起。

 

最近我们正在推行这个事。万达在牵头,但是这很复杂,利益各方怎么来兼顾,我排了这个艺术片,观众不喜欢,或者是我长期坚持做,观众人次很低,怎么办?我们肯定要牺牲一部分的利益。

 

记者:万达有自己的院线,这种事情不需要官方来主导,自己就可以动手做吧?

 

曾茂军:艺术电影是需要长线坚持的,不是说我们一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比如说片源,影片下片了,广电能不能允许,单独地在这个厅,把这一系列的影片长期开放?比如说一百部影片,只要观众想看,我马上给你调出任何一部影片来,那后台要配合我。比如说《百鸟朝凤》,你可能给我CBD授权期限就得五年以上,这五年我任何一天都可以放。我能放哪些片子,我提前列出来,观众自己来决定,超过多少人我就给你放,投票第一的先放。你不可能我一个人想看,CBD就给我放一场。海外一些优秀艺术片,比如每年奥斯卡的很多获奖片,都没机会走进来,国家能不能让艺术影片不占配额,但我只在小范围放。如果真这样做,艺术院线反而火。